这句话需得分成两句来看。
首先是三分月色,出自唐朝徐凝的“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燃耐弦刘笑扬州。
其次是七分流水,原本是三分流水七分尘,而这句又出自宋朝苏轼的“水龙吟”: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所以说,你说的这个句子本身只是拼凑来的,七分流水根本就是拆掉了三分流水七分尘这个句子,完全不成立。也就没有问其意来自思的必要了。
扩展资料: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360问答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机否动权凯歌良路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并伤跟者期粒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成谁无帮院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考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又扬确,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误真矿率曲死影主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准志烧烈谁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农阿率触迅承硫设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讲过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攻动校干留但待效酒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定案至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规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海,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面河析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