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布尼亚病毒科是由什么途径传播的?

布尼亚病毒科是由什么途径传播的?

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独包资名链RNA的1科病毒。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本科的。代表种——布尼亚韦拉病毒而得名。直径90~100纳米,从包膜伸出许多糖蛋白突起,内有3个螺旋对称的核壳,分别含大(L)志鸡待药南再心依选、中(M)、小(成米S)3个RNA节段,其总分子量为(6~7)×106。多数具有3种主要的病毒粒蛋白质。病毒粒成熟时芽生细胞高尔基区表面光360问答滑的小泡内或其附近。

根据血清学和有限的生物化学分析,已确定有4个属,即布虽想车板顶消办费尼亚病毒属、白蛉病毒属、内罗病毒属和乌库病毒属,分别包含145、30、27和7个血清型。另有22个病毒被认为是本科的可能成员。

自然感染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并能在一些哺乳类、鸟类和蚊细胞培养中生长;对人可引起类似流感或句听困守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扩行派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种传播类型。有些病毒在其节肢动物媒介中,可经卵、交配或胚胎期传播。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能引起伴有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是发烧、休克、出血和明显的肾损害症状,病人有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等5个病程,病死率5%~30%。分布于中国、朝鲜、俄罗斯、日本、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一些国家。主要发生在青壮年。宿主动物主要有黑线姬评编建孔肥鼠或欧洲棕背。1981年中国河改当念注务化南和山西发现的轻型出血热主要由褐家鼠传播。日本曾发生由大家鼠引起的城市型沿出血热,1975年以来又发现由大白鼠引起的出血热在实验室暴发。野鼠的尿、粪便或唾液污染皮肤伤口,或吸入扬起的污染尘埃和吃喝污染饮料食物,均可引起感希答款烧城策常晶回位染。鼠体外寄生的革螨和恙螨曾被怀疑为媒介,但还缺乏病原学证据。1978年用黑线姬鼠分离到病毒并适应突活务证季个训齐务于人肺癌细胞(A549)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2种传代细胞培养。病毒对黑线姬鼠和系久殖由他格矛左服办细胞培养均无明显的致病性,但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测知其存在。本病毒为RNA病毒,对脂溶性溶剂敏感,不耐热(56℃)和酸(pH值5?0以下),紫外线照射和一般清毒剂处理可灭活。提纯的病毒经免疫电镜观察,可见到直径80~110纳米的有膜球形颗粒,其形态符合布尼亚病毒科的特征。最近,中国学者应用酶标抗体免疫电镜法,在感染细胞中见到直径110~1护护著缩针美轻采跑60纳米的类似布尼亚病毒颗析距北没粒和大量胞质内包涵体,根据船决良笔执滑修数延形态学认为是布尼亚病毒科的1个新属。有人建议将本病毒命名成跑为汉坦病毒,但尚未得到公认。

森林脑炎病毒

森林脑炎病毒(简称森脑病毒)由蜱传播,在春夏季节流行于俄罗斯及我国东北森林地带,故称俄国春夏脑炎病毒。本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临床上以发热、神经症状为特征,有时出现瘫痪后遗症。

森林脑炎病毒呈球形,直径为30~40纳米,衣壳廿面体对称外有包膜,含血凝素糖蛋白,核酸为单正链RNA。抗原结构与中欧蜱传脑炎病毒相似,可能为同一病毒的2个亚型。森脑病毒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似乙脑病毒,但嗜神经性较强,接种成年小白鼠腹腔、地鼠或豚鼠脑内,易发生脑炎致死。接种猴脑内,可致四肢麻痹。也能凝集鹅和雏鸡的红细胞。

本病毒储存宿主为蝙蝠及哺乳动物(刺猬、松鼠、野兔等),这些野生动物受染后为轻症感染或隐性感染,但病毒血症期限有长有短,如刺猬约23天。蜱是森脑病毒传播媒介,又是长期宿主,其中森林硬蜱的带病毒率最高,成为主要的媒介。当蜱叮咬感染的野生动物,吸血后病毒侵入蜱体内增殖,在其生活周期的各阶段,包括幼虫、稚虫、成虫及卵都能携带本病毒,并可经卵传代。牛、马、狗、羊等家畜在自然疫源地受蜱叮咬而传染,并可把蜱带到居民点,成为人的传染源。

本病毒的致病性与乙脑病毒相同,非疫区易感人被带有病毒的蜱叮咬后,易感染发病。另外因喝生羊奶(羊感染时奶中有病毒或被蜱类污染)而被传染,约经8~14天潜伏期后发生脑炎,出现肌肉麻痹、萎缩、昏迷致死,少数痊愈者也常遗留肌肉麻痹。居住在森林疫区的发生脑炎,出现肌肉麻痹、萎缩、昏迷致死,少数痊愈者也常遗留肌肉麻痹。居住在森林疫区的人,因受少量病毒的隐性感染,血中有中和抗体,对病毒有免疫力。病愈后皆产生持久的牢固免疫力。

分离病毒及血清学检验方法与乙脑相同。在疫区内调查森脑病毒时,可将小白鼠、小鸡、地鼠或猴关在笼内,置于森林中地上,引诱蜱来叮咬而传染,动物感染后虽可能不发病,但可根据测定血中有无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加以验证。

预防此病,可给去森林疫区的人接种灭活疫苗,效果良好。在感染早期注射大量丙种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可能防止发病或减轻症状。此外,应穿着防护衣袜,皮肤涂擦邻苯二甲酸酯,以防被蜱叮咬。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有很高的死亡率,为50%~90%。埃博拉病毒的名称出自非洲扎伊尔的“埃博拉河”。

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扎伊尔[即现在的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该地区靠近1976年NhoyMushola记载的在扎伊尔的Yambuku和苏丹西部的Nzara第一次暴发的地方。在这次暴发中,共有602个感染案例,有397人死亡。其中扎伊尔284例感染,有151例死亡;苏丹有284例感染,151例死亡。

“埃博拉”病毒的形状宛如中国古代的“如意”,极活跃,病毒主要通过体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传染,潜伏期为2天左右。感染者均是突然出现高烧、头痛、咽喉疼、虚弱和肌肉疼痛。然后是呕吐、腹痛、腹泻。发病后的2星期内,病毒外溢,导致人体内外出血、血液凝固,坏死的血液很快传及全身的各个器官,病人最终出现口腔、鼻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患者可在24小时内死亡。

埃博拉共有4种亚型。两种分别命名为埃博拉-扎伊尔和埃博拉-苏丹,在1976年被确认。相对于扎伊尔亚型的90%的死亡率,在苏丹暴发的埃博拉亚型的死亡率较低,约为50%。1990年,相似的病毒在从菲律宾进口到Reston,Virginia的猴子中发现,这种病毒被命名为***.reston。

更进一步的爆发发生在刚果扎伊尔(1995年和2003年)、加蓬(1994年,1995年和1996年)以及乌干达(2000年)。1994年在象牙海岸人体个别案例上发现一些病毒的变种。

在大约1500例确诊的埃博拉案例中,死亡率高达88%。

埃博拉是人畜共通病毒,尽管世界卫生组织苦心研究,至今没有辨认出任何有能力在暴发时存活的动物宿主,目前认为果蝠是病毒可能的原宿主。因为埃博拉的致命力,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埃博拉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也同时被视为是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

诺瓦克病毒

诺瓦克病毒据说是生食贝类而来,贝类的打捞和生产厂家叫苦连天,导致日本的超市里贝类产品曾经接近半价,但是仍然没有几个人买。

诺瓦克病毒通常栖息于牡蛎等贝类中,人若生食这些受污染的贝类会被感染,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也会传播病毒。诺瓦克病毒能引起腹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它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传染,传染性很强,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在感染病毒后有病情恶化的危险。专家告诫说,在给老人换尿布、纸巾和擦洗呕吐物时,如果只简单清洗,干燥后诺瓦克病毒会飘浮在空气中,造成感染,因此必须注意消毒。此外,要注意勤洗手。

诺瓦克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的病毒,也称之为“诺如病毒”。诺瓦克病毒感染影响胃和肠道,引起胃肠炎或“胃肠流感”。“胃肠流感”不同于流感病毒引起呼吸道疾病的流感。

蝙蝠狂犬病病毒

蝙蝠狂犬病病毒是指吸血蝙蝠携带的狂犬病病毒。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8年8月12日报道,在委内瑞拉偏远地区的原住民部落,近来频传吸血蝙蝠咬人致死案,一年多来有38人被咬后死亡。人被咬后表现出狂犬病发作症状,专家认为这些蝙蝠带有狂犬病病毒。

美国疾病防治中心狂犬病项目主管查尔斯认为,委内瑞拉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狂犬病相符。他说:“预防最为重要,要将预防叮咬和接种疫苗结合起来。”专家推测,土著部落附近的采矿、木堰或者大坝工程,扰乱了当地吸血蝙蝠的宁静生活,它们被迫将部落居民当成新的猎物。

美国加州大学公共健康专家克拉拉说,她发现很多村民都养猫,以此吸引吸血蝙蝠的注意力,来保护孩子。她到木库博尼亚村调查的第一天早晨,在床单上发现了血迹,同时手指有疼痛感,并发现两个红点。克拉拉说:“我能确定,是蝙蝠咬了我。”

在这个有35000名土著人口的原住民部落,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怪病。吸血蝙蝠携带狂犬病致人死命的案例非常罕见,甚至在热带南美地区也从未听说过。吸血蝙蝠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被称为“draculin”的物质,能够预防猎物血液凝结。吸血蝙蝠适应能力很强,人类祖先“智人”就曾是它们的“美食”知识点动物致伤急救措施

被任何健康状况不明的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立即用2%到3%的碘酒或75%的酒精涂擦伤口消毒,如果没有这些消毒剂,应立即在尽量不缝合和不包扎伤口(如果没有伤到大血管的话)的情况下立即就近前往正规接种点看医生并再对伤口进行妥当处理,在医生认为有必要的情况下要尽快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这样不仅可以在病毒侵入到神经末梢前将其中和,而且能激活局部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对预防狂犬病至关重要!)并接种疫苗以及进行其他可能必要的处理措施。每一个步骤都极为重要,不可或缺!而且对伤口的妥善处理越早越好!

上一篇 铝跟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
下一篇 哪里可以找到被封的琉璃神社的本子?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