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人是司马迁。
在《诗经》的结集,汉代司马迁在《史记·来自孔子世家》中最早提出孔子妒落四画鲁际删诗之说,后世引发长期的争论,从违双方论争纷纭,聚讼不断。
《史记·孔子世家》日讲煤月化农孙许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意思是司马迁说《诗经》本来有3000多篇,后来到了孔子这里,孔子去掉其中一些,只留下符合礼仪,可以用来教化的整理成集。
这里的删诗指的是春秋时期,诗歌是很多的,据司马迁说有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集,就剩下了305篇。
孔子删诗说的发展史
删诗说虽然最初出于司马迁,后来班固、郑玄都支持这个说法。到了唐代的孔360问答颖达编写《毛诗正义》,为郑玄的《诗谱》作疏,才开始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孔颖达只是说孔子不会删去这样多的诗,倒没有公开否认孔子的“删诗”。
后来支持“删诗说”的著名人物有欧阳修、程灏、王握感画井条困将应麟、马端临、顾炎武、赵坦、王崧等人;反对“删诗说”记呢的阵营要大一些,有郑樵、朱熹、吕祖谦、叶适、朱彝尊、王士祯、赵翼、崔述、魏源方玉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