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补充说明:伦理学的内容是什么?伦理和道德有什么不同?
伦理学是什么
一、伦理学界说: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1伦理学界说:伦理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科学,是关于优良道德的制定方法和制定过
程以及实现途径的科学。
2休谟难题:能否从“是(事实)杨基怀错刻北问续或”推导出“应该”来自?
3道德价值推导公360问答式:
前提1:行为事实如何(道德价值实体)
前提2:道德目的如何课甲题安宪义(道德价值标准)
结论:行为应该逐包河普丰道买确究定如何(道德价值)
二、伦理学公理:伦理学全部对象、全部内容之推演
上卷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方法:道德价值推导公式
道德价值主体:社会为何制定道德伦理学
中卷规范伦理:优良道德之制定道德价值实体:伦理行为之事实如何
道确互出式编德价值和道德规范:伦理行为之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
下卷美德伦理:优良道德之实现
三、伦理学性质:伦理学是一种严密科学
伦讨掉武图远若理学与物理学一样,都是一种科解学:关于实际存在的事物的必然性、普遍性的理性
知识体系。伦理学因其可以公理化而是一门如同几何学和物理学一样客观必然、严密精确
、能够操作的科学。
四、伦理学地阻服院一位:价值最大的科学
伦理学是价值最大的科学。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说到底,无疑都是每个人的
劳动、活动之结果:每个人的劳需状苗晚帝基课钟奏较动或活动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而人的任何社会活
动,实际上都可以看作是对于某种道德或法的规范的实现与背离。法律不过是具体的、最
低的道德,因而都仅染优煤仅是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琐琐碎碎的规则:法律自身没有原则;法
律是以道德原则为原则的。法律的原则,如正义、平等、自由等等,并不是法律,而是道
德。因整伤在金击思此,大体说来,一切社会活动最终便都是对于某种道德的实现。于是,虽然一个社
会的道德本身,不过是一纸空文面演赵,是软弱无力的,因而并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
但是,一个社会实行何种道德,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推行优良的道德是社会进
步的基本原因;推行恶劣道德是社会停滞体跳杀抓故通的基本原因。
伦理道德团训修影九是一种规范
尧新瑜在《伦理小钢福工孩受苏按滑样学研究》2006年第4期撰文指土小卷煤球盐脸玉执苗出,“伦理”与“道德”是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但二者长期处副州乡己于概念模糊和逻辑混乱状态,导致伦理学和道德教育“宗课式阻乡只律项超名不正而言不顺”。作者通过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以词源学为基础的三重比较:汉语言文化中的比较、英语文化中的比较、中西文化中的比较,进而得出结
论:当代“伦理”概念蕴含着西方文化的理性、科学、公共意志等属性,“道德”概念蕴含着更多的东方文化的情性、人文、个人修养等色彩。“西学东渐”以来,中西“伦理”与“道德”概念经过碰撞、竞争和融合,目前二者划界与范畴日益清晰,即“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二者不能相互替代,它们有着各自的概念范畴和使用区域。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既有自我的要求,又受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的支配和约束。为了使人真正成为人,社会成为真正的理性社会,就必须有道德的自觉规范。作为社会调控体系的重要手段,伦理道德与法律规定共同构成人们的行为规范内容。
本专题包括四个主要内容: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以及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
本专题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对道德传统与伦理规范的学习,对品德与自律、诚信与德行、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的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道德品质和民事法律,引导学生自觉锤炼道德品质、恪守德行规范。
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本专题的教学要求是以道德、伦理与法律相结合,探讨社会的德行规范。
1、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
总的来说,本节主要阐述了道德和伦理的含义、范畴、道德与伦理的异同;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中西方论理渊源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本节介绍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伦理,从本质而言,是关于人性、人伦关系及结构等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概括。伦理与道德是有着显著区别的两个概念,伦理范畴侧重于反映人伦关系以及维持人伦关系所必须遵循的规则,道德范畴侧重于反映道德活动或道德活动主体自身行为的应当;伦理是客观法,是他律的,道德是主观法,是自律的。
本节阐述了应用伦理学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使道德要求通过社会整体的行为规范与行为程序得以实现。应用伦理学包括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网络伦理、休闲伦理等。中国传统道德是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西方伦理道德观则以个人主意为核心。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本节目标:让学生掌握道德和伦理的含义和范畴,分清道德与伦理的异同,认识应用伦理学及其分类,更深刻地了解中西方伦理的渊源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深化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的认识,提高学生道德水平。重点和难点是道德与伦理的区别与联系。2、品德与自律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品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融合;个体德行由他律到自律。
品德也被称作德性或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或某一时代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特征和心理品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环境和教育等社会因素是极其重要的条件,而直接现实的基础则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节还阐述了个体德行的他律与自律,自律是公民道德意识的最高境界。实际上,法治本身就有很高的道德诉求,道德自律精神是现代法制国家本身的内在属性。任何他律只有转化为自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这一节的目标是:提高学习者对品德特征的认识,了解个体品德的历史传承和现代融合,清楚个体德行自律的重要性,培养具有优良品德的人才。重点和难点是品德的特征、个体德行的自律及其重要性。
3、诚信与德行
本节阐述了诚信美德及其当代价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人无诚信不立。
一般而言,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在当代,诚信是现代社会伦理的主要德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全球化时代公正、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要义,具有辩证的实践理性。
此外,本节介绍了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诚信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维持双方利益的平衡,以及当事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立法者意志。“人无诚信不立”,正心是做人的基本品质,修身是人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和过程,诚实守信的人生践履是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
本节的目标是,让学生更深一层地认识诚信的当代价值,了解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让学生懂得“人无诚信不立”的道理,培养学生更深的诚信意识,懂得诚信的重要性,德行天下,诚心为本,自觉践履诚实守信,正心、修身。重点和难点是诚信的当代价值、民事法律制度中的诚信原则。
4、民事行为与法律规范
本节主要阐述了公民民事行为规范;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
公民的民事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为是当事人的行为事实,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习惯、民事传统、民事法律等方面。本节还阐述了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民事行为与守法的关系。
本节还介绍了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及两者的差异;描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确认民事法律行为采取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通过代理人的代理活动实施民事行为。
这一节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公民民事行为规范,清楚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从而提高学生遵守法律规范的意识,把道德与法律规法结合起来,恪守德行规范。重点和难点是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