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炎症,缓解症状;防止脊柱,髋关节僵直畸形或保持最佳的功能位置;避免治疗的副作用,由于晚期病例难以逆转,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指导意见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在急性期主要措施是缓解疼痛与防止畸形.阿斯匹林效果不好.镇痛作用较好的当首推保泰松与消炎痛类非激素抗炎药物(NSAIDS).保泰松开始剂量为每日400,分4次服用,维持量为每天100~200.它的缺点是副反应大.消炎痛的剂量为100,分4次服用,最好临睡时再加服50.缺点也是有副反应.其它新型非激素抗炎药物具有同样功效.不主张全身使用皮质醇类激素,但局部应用效果却很好.皮质醇类激素滴眼剂用于急性虹膜炎效果很好,重度病例可作眶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也很有效.在急性期预防畸形发生十分重要.如果早期得到诊断,轻度的畸形并不影响病人的生活.要告诫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在行走,坐位时都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务必使脊柱保持平直,睡觉时改用硬板床与薄枕.在体疗医师指导下进行锻炼,免除一切可能招致损伤或诱发畸形的体育运动.早期的畸形较轻,尚未达到骨性融合,因而畸形是可以纠正的.睡硬板床及作骨盆牵引可望改善.后期的畸形已有骨性融合,非手术治疗难以奏效.对严重驼背畸形者可施行脊柱截骨术.手术的指征是
①重度驼背畸形,膝关节与髋关节伸直时双目不能平视;
②病变已静止,血沉正常;
③一般情况良好,年龄较轻,肺功能无多大损害者.腰椎侧位片腹主动脉有钙化者禁忌手术.如双髋亦有强直者应先行髋关节置换术,才考虑施行截骨术.
脊柱截骨术系在腰椎后部切去楔形骨块,手法折断前方韧带,使腰椎前凸增加,畸形改善.常用的脊柱截骨术有下列数种
(一)单节段脊柱截骨术一般选在腰2~3或腰3~4之间.
以腰2~3节段为例,截骨的范围为腰2棘突与下关节突的下半部和腰3棘突及上关节突的上半部,楔形截骨的尖角应针对腰2~3椎间盘水平.截骨完成后即应用矫形架或手法进行矫形,使前方的前纵韧带折断,腰椎前凸增加而改善驼背畸形.
截骨平面应接触良好,并需用牢固的内固定物,以往都用不锈钢丝缚扎棘突,目前以Hrrt棒或Luqu棒较为常用.
术后石膏背心固定时间不应少于6个月.截骨术的并发症有
①截瘫大都因截骨平面选择不当所致,截骨的尖端没有针对椎间盘水平,矫形后出现脊椎移位;
②脂肪栓塞因截骨数量少,矫形时后方骨质受到强烈挤压,使骨内压力骤增而使脂肪进入循环;
③腹主动脉破裂腹主动脉硬化者无伸展的能力,强行矫形时可因此而死于手术台上;
④矫形度数的丧失手术后矫形度数的丧失主要原因为石膏背心固定时间不足与后方截骨面接触不良所致.
(二)单节段截骨术加椎体间植骨术为防止矫形度数丧失与获得最大限度矫形,可经腹膜外途径,直视下矫形并在张开的椎间隙前半部植入方形骨块,可得到最大限度矫形.
(三)多节段脊柱截骨术严重驼背畸形者可适用多节段截骨术,在腰3~4处行截骨术后可在上方2个节段处即腰1~2处作第二个截骨术,可望获得良好的矫形.
(四)脊柱截骨术加椎体松骨质掏空术截骨的尖顶针对腰椎椎体后方.截骨完毕前将椎体内松质骨刮空矫形后造成椎体的塌陷.掏空术使脊柱缩短,比较安全,截骨面接触好,术后矫正角度丧失的可能性明显减少.对髋关节骨性强直者宜先行髋关节置换术.生活护理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新趋势强直性脊椎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炎疾病.其治疗是根据疾病的临床活性以及侵犯的器官程度而定,主要有复健及运动治疗,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免疫调节剂,类固醇局部注射,抗肿瘤坏死因子疗法等.治疗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减少疼痛,僵硬,以及维持正常的脊椎关节活动度并预防并发症.目前治疗的观念是先用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减少关节的疼痛与僵硬,再使病人能有适度运动,维持良好的姿势及正常的活动.日常的保健可鼓励病人多做伸展脊椎运动(如游泳,柔软体操,跳舞等).还要注意背部保健,包括充分休息,睡硬床垫,热敷,多做深呼吸,戒烟以保护胸腔,以及避免长时间的弯腰动作,例如驾车,种田,从事园艺工作等都是背部保健的不二法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目的在控制发炎与减轻疼痛,急性活动期应全剂量投予,缓解期剂量可根据疼痛程度自行调整;免疫调节剂也证实对僵直性脊椎炎合并周边关节炎,干癣,发炎性大肠疾病及葡萄膜炎等有效;双磷酸盐药物静脉脉冲疗法可减少发炎及调节免疫;
严重的急性期病人,可使用类固醇脉冲疗法,以求迅速控制病情.消炎止痛药的剂量可由病患依据疼痛程度自行调整药,无症状时甚至于可停药.免疫调节剂(所谓第二线药物)长期使用,对患者的脊椎关节炎亦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近年来国外的研究数据显示,抗肿瘤坏死因子的生物制剂,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突破性的进展.接受这些药物注射后的病人大部分均有显著改善的效果.但西药的副作用及药物顺从性,使得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仍未能令人满意.新的免疫调节剂与抗肿瘤坏死因子效果虽好,但价格昂贵,健保尚未给付.因此,中医药疗法仍有其空间.强直性脊椎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中医治疗以滋补肝肾为本,兼顾清热,活血,祛寒,止痛.综合文献及专家意见,独活,黄耆,白芍,桂枝,狗脊,葛根,雷公藤,薏苡仁,羌活,牛膝,地龙,龟板等中药为组成的方剂,如桂枝芍药知母汤,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疏经活血汤,左归丸,小活络丹,龟鹿二仙胶等,曾有初步报告或古籍学理显示可能有效.但这些研究共同的缺点是研究设计不够严谨,疗效评估等未有统一的标准,数据有夸大之嫌,以致尚无在国际期刊发表.强直性脊柱炎饮食每日应按时进行锻炼,锻炼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其目的是维持脊柱生理曲度,防止畸形;保持良好的胸廓括动度,避免影响呼吸功能;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而致肌肉萎缩并维持骨密度和强度,防止骨质疏松.其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运动应包括保持脊柱灵活性的运动,如颈,腰各个方向的运动,转动等;维持胸廓活动度的运动,如深呼吸,扩胸运动;肢体运动;种类繁多,如散步,作一些体操等.我国的太极拳和气功,其动作缓慢,轻柔,对本病有一定的帮助.脊柱和髋关节有轻度屈曲畸形的病人,每日可进行—2次的俯卧1~2每次15~30分钟.利用自身体重作对抗性牵引,以达到纠正畸形的目的.在适宜的水温下游泳,既包括扩胸运动;
又有肢体活动,还有利于维持脊柱正常生理曲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锻炼方法.水的浮力可以减轻肢体的重量,以利于活动受累关节,但严禁跳水,以防造成颈椎损伤引起的严重后果;
热水浴,矿泉浴等各种透热的方法,对本病也有一定帮助.跑步有可能加重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尤其是髋关节受累者更不宜提倡,竞技体育也应避免.运动以后可能会增加关节疼痛,若经短期休息即能缓解,则属于正常;
如运动后新增加的疼痛持续两小时以上,或者运动引起的疲劳,不适难以恢复,则说明运动已过度,应适当进行调整运动量,运动类型,甚至暂停进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