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
是不是从那个什么中日夏令营那来的吧?在我的记忆中,最早接触到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就是从那来的(是不是暴露了年龄了=。=)
当年好像是说,中日少年对比,中国的80一代是多么多么的不堪,多么多么的无可救药。反正感觉能贬低能打击的词句都用上了吧。不过现在这个话题,还需要争辩么?这些“垮掉”的80后现在已经30多岁了,再如何不堪的,也成为了这个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最差也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支柱。一个父亲眼中长不大的孩子,一个孩子眼中无所不能的父亲。
这个问题,已经变得漏洞百出千疮百孔了好吗,还需要争辩么?就哪怕就是垮掉了,不是还有比我们的80后垮掉的更快的么(大雾)。对这样的问题,打脸的理由,网上一把一把的抓!为什么呢?因为!网上一堆一堆的打脸的材料,还需要我一一罗列混字数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The Beat Generation,也许这个才是一份真正的写照,才是真正的垮掉的一代。不过,这个和中国没什么关系,这是对Lost Generation的延续。(相关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at_Generation)
个人觉得,The Beat Generation要不是因为成为了一个文学流派,成为后现代“亚文化”估计没人记得它。再读这些文学作品之前,请做好心理建设,另,阅读翻译版的,请不要质疑翻译者的水平=。=
附录:
The Beat Generation流派相关作品:
《在路上》,杰克·克鲁亚克,1957年
《瘾君子》,威廉·博罗斯,1953年
《嚎叫》,艾伦·金斯堡,1956年
《裸体午餐》,威廉·博罗斯,1959年
《三分之一》,尼尔·卡萨蒂,1970年
《次要角色》,乔伊斯·约翰逊,1983年
《乡镇与城市》,杰克·克鲁亚克,1950年
《走》,约翰·克列农·霍尔姆斯,1952年
《暗夜行者》,钱德勒·布罗萨德 ,1952年
《远离愤怒的陌生人》,乔治·曼德尔,1952年
《阶梯中》,查尔斯·汤姆森,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