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问答

不劝一人出家,才是道教真正修行的态度

不劝一人出家,才是道教真正修行的态度

很多武侠电视剧或是古代戏剧中,都有这样的桥段,当人生面临不如意时,总会跑到庙里去落发为僧,而庙里虽然很少不接受这类心灰意冷之人。

但在多数情况,成为僧侣的情况都很多,在明朝小说《封神演义》中,也曾多次提到准提教主一句“你与我佛有缘”而渡走三千截教门徒。

与之相反的是,在道教中一直有这样一句话:“宁劝十人还俗,不劝一人出家”,而这句话也是道教在面临真正修行时的态度。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且一直教导世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迎面而上,而不是把头缩起来,因为躲避能逃困难,但逃不了心,民间俗语不是说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 吗?

修行,本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如果只是因为逃避而选择入道修行,那么将来在修行过程中遇到更困难的事情又如何面对呢?且对于道教来说,道教不是懦夫、懒汉、失败者、丧者的集中营,如果遇到一点挫折就想逃避,这样的人对于道门来说更是灭顶之灾。

道教讲今生,先苦而后甜,只有先努力修行过了,才能得到逍遥自在,但是在前期修行的过程中,有什么辛苦与过程我们不得而知,但也这些辛苦与过程也决不是依靠他人的施舍与怜悯就能过去的。

毕竟他人能帮助一时,却帮不了一世,还是那句老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果一个连自身的基本生存都解决不了,或是目前面临的困境都解决,又何谈在修行中遇事能够挺过去呢?

修行,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风光,也不是图片或是视频中的随心所欲,毕竟风光是一时的,坚持才是永恒的。

修行的态度不是为了逃避,而是迎刃而上,只有选择面对,才能真正地面对自己、而对宇宙、面对一切,才能得到真正的自我与得道。

而道教之所以“宁劝十人还俗,不劝一人出家”也正是因为洞悉人的惰根性,如果只是劝一劝就还俗,在艰难的修行路上,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还不如直接劝说早放弃,早享受,安乐过一生罢了。

道教修行,需要了解“先天”与“后天”的差别

道士托缽——远离传统道教的修行方式

道士不事生产,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上一篇 上海一本大学有哪些?上海本科一批院校名单
下一篇 中国如何扩大内需?
扫一扫,手机访问

扫一扫,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