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主要流行于赣南的传统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宋元以来,赣南小乱大乱不断,险恶的生存环境,促使了围屋产生和发展。 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明后期至清前期,闽粤客家大量回迁入赣,建造围屋。围屋在赣南大量出现,并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 客家人受先祖士族门阀观念的影响,加之本身的坎坷历史遂形成了一种讲宗亲、重家族的传统,同时为了保家卫族、防止仇族的袭击报复,客家人建造了围屋这样有完善防卫功能的居所。 赣南客家围屋主要有两种,一是特殊土坯结构: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稠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夯筑起墙厚1至2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二是花岗岩条石结构,这种围屋像欧洲的城堡,经久耐用。
2014年,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为Ⅷ-28。 2018年,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想要了解更多“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的信息,请点击:客家民居营造技艺(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