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蛇伤处置分为局部、全身、住院观察,必要时加强治疗、后期功能恢复等内容。
l.局部处理(1)早期局部结扎:被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束带将患肢伤口的近心端扎紧,每l5~20分钟放松,次(1~2分钟),以免肢体坏死,并应注意及时去除束带。
(2)冲洗伤口:用清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伤口内有毒牙残留时及时去除;以拔火罐等将毒液吸出;结扎和冲洗伤口后,排毒。
(3)排毒:①扩创法:常规消毒后,沿牙痕作纵行切口1.5cm,深达皮下或作"+"字切口,如有毒牙遗留应取出,并用手由近心端向远端伤口的周围挤压,使毒血排出,同时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多次冲洗,使蛇毒在伤口破坏,减少播散,减轻中毒。
必须注意,凡尖吻蝮蛇、蝰蛇、蝮蛇咬伤后,若伤口流血不止,且有全身出血现象,则不应扩创,以免发生出血性休克。
②吮吸法:用口吮、拔火罐或抽吸器等方法,将伤口毒血吸出,然后可加用扩创法。
如吮吸者的口腔粘膜破损或有炎症者,不宜作吮吸法,以免引起中毒。
③利尿法速尿20~40mg,肌肉注射,或20%甘露醇250~300ml,静脉滴注。
促使血内蛇毒加速排泄,缓解中毒症状。
(4)局部冰敷:在咬伤后24小时内可用冰块、冷泉水或井水池浸伤肢,从而减慢蛇毒的吸收。
(5)针刺排毒:经冲洗后,用三棱针挑破伤口,深约2~3mm,伤口如有断牙应同时取出。肢体肿胀者可针刺八邪或八风穴,以助排毒消肿。
(6)烧灼:毒蛇咬伤后,先将伤口切口反复冲洗,立即用点燃的火柴6~8枝,放于伤口处反复烧灼,共2~3次。当蛇毒遇到高热时即发生凝固而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毒性。
当在野外或在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被毒蛇咬伤时,也可单独用火烧灼伤口,进行急救。
(7)拔火罐:用火罐或吸抽器等吸去毒液以减轻局部肿胀和蛇毒的吸收。
(8)局部应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200~400U加0.25%~0.5%普鲁卡因l0~60mL,作伤口局部浸润注射,并在伤口上方或肿胀上方作环状封闭,必要时可以重复注射。
(9)局部注射高锰酸钾液:被毒蛇咬伤后,先用0.25%~0.5%普鲁卡因20~40mL作局部封闭,然后和0.%高锰酸钾液5~l0mL作伤口局部注射。
当蛇毒遇到高锰酸钾时,即可发生氧化作用而被破坏。但需注意高锰酸钾对组织有强烈的损害作用,注射后可引起尉烈疼痛,不宜多用。
同时要注意高锰酸钾不能与普鲁卡因混合使用。
(10)其他:将南通蛇药片(其他蛇药亦可)数片溶化后调成糊状,涂伤口周围(距伤口约2cm,不可涂在伤口上),每日2次。
2.全身处置
(1)使用蛇药: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对蛇伤救治的有效性已经得到肯定。如季德胜蛇药等,方法同上。
(2)抗蛇毒血清:抗蛇毒血清特异性较高。
如已明确致伤蛇种,可选择其相应的抗蛇毒血清。
我国现已研制成功6种抗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金环蛇毒血清、抗蝮蛇毒血清、抗蝰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
它们都是单价精制抗蛇毒血清,可迅速中和进入体内游离的蛇毒。使其失去毒性,越早用。
效果越好,2h以内最佳。
对致伤蛇种不明者,应根据其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判断出其含何种毒素成分,选择相应的抗蛇毒血清。
如以神经毒症状为主者,可用抗银环蛇毒血清;
以血循毒症状为主者,可用抗五步蛇毒血清或抗蝮蛇毒血清;
以混合毒症状为主者,可用抗眼镜蛇毒血清与抗银环蛇毒血清联合使用。
精制抗蛇毒血清用前需做皮试,若皮试阳性或阳性可疑者,需行脱敏注射法。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虽不是蛇毒特效解毒药。
但它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反应、抗毒血症、抗休克和稳定溶酶体膜的作用,可以减轻患者对蛇毒的过敏反应,增加机体对蛇毒的耐受力,从而减轻中毒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预防和治疗休克及脑水肿。
应早期大量应用。一般成人用地塞米松20~60mg,静脉注射,连续应用2~3d,病情稳定后渐减量至停药。
(4)其他用药:山茛菪碱(654一2):每天30~60mg,静滴或肌注,有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改善微循环作用;
甘露醇:对于伤肢严重肿胀,有压迫动脉阻塞血流时,可以运用甘露醇以缓解肿胀保护肢端循环;呼吸兴奋剂的应用: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尽早应用呼吸兴奋剂是有帮助的,而对呼吸肌麻痹已停止自主呼吸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呼吸支持。
对所有毒蛇咬伤患者有条件都可常规肌注破伤风抗毒素;积极支持治疗。适当地补充水、电解质、能量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