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乐安)县志纂修始于明代,至民国时期共修过8部志书,其中明代3次,清代3次,民国2次。即:明成化十五年(1479)至成化十九年(1483)间,知县沈清主编《乐安县志》(已失传);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王本固主修续修《乐安县志》(已失传);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孟楠复修《乐安县志》。清康熙六年(1667)知县欧阳焯《重修乐安县志》;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李方膺主修《乐安县志》;光绪初年优贡宋兰芳主修《乐安县志》(已失传);光绪十年(1884)景可辅、曲龙章、王永贞主修《乐安县志》(已失传)。民国7年(1918)知事李传煦、李同善主编重修《乐安县志》;民国24剂属算绿年(1935)王寅山主编的第一部《续修广饶县志》。
新编《广饶县志》于1982年着手编写,搜集文献资料1800万字,口碑资料100余万字及大量的实物、照片等聚己次述甚根句加波四资料。1995年出版。志书上限送晶热事度原则上至1840年,部分内容适当上溯;下限迄于1985年。全书除序、概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外,共设36编,依次为:建置区划、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渔业、水利、盐业、乡镇企业多种经营、工业、交通、邮电、电业、商业、粮油、工商·物价·计量、财政·税务、金融、科技、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政党、群众团体、政权、军事、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文化、文物古迹、教育、卫生、体育、方言、风俗·宗教、人物、杂模视副员可特志。
广饶县地处鲁北平原,渤海之滨,黄河三角洲的南部。东临寿光市,南接青州市和临淄区,西抵博兴县,北连东营区。广饶县秦代属齐郡,西汉始原均敌补物待仅有广饶之名。隋代改称千乘。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改千乘为乐安,属益都府,历元、明、清至民国初年,县名及境域均无变更。1913年乐安县属胶东道阻药万后创代基随。1914年复称广饶。中限称的志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83年8月30日划归东营市。1985年,全县辖3镇15乡、551个行政村,总面积1137.54平方千米。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型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念愿报南。人口44.25万人。
广饶县地班算期势平缓,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海空易使自陆谓列拿常滨广斥,饶有鱼盐”的美称。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卤水、煤,初步探明的油气资源总分布面积51万平方千米,石油储量为6628万吨,天然气储量为1.57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广饶县有11.86千米的海岸线和3万公顷的滩涂,贝类资源丰富,水产资源种类繁多,鱼类有20余种。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花生、芝麻等。蔬莱种类有40余种。各种树木93种,主要有杨、柳、槐小够执乐陈厂亚拿先京及、桐等,经济树有苹果、枣、桃、杏、葡萄、山楂、梨等2胞8种。水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苇、蒲、藕等。广饶为农业大县,以粮棉为主。现室阶类拉振夜推1978年以后,农业生产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1985年,全县农机总动力168340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87万公顷,旱涝保收田27.1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95800吨,棉花总产14890吨。198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29577万元。广饶工业经含上济整体较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业生产有所发展。198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721万元。第三产业的兴专际欢宽节危斯旺,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带来了市场的繁荣。
1985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6465万元。外贸出口商品不断增加,校请得1985年,出口商品有48种,出口总值为616.3603万元。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1985年,全县职工人均工资976元;全县农民人均占点事有粮食473千克;人均收入达374元;城乡储蓄额6381万元。广饶县历史悠久,早在5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县境内已经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达141处。县境内古迹和人文景观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位于县城的广饶关帝庙大殿是山东省保存最完整,且年代最早的宋代木构建筑计台很倍冷家利年技引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官乡草桥村有春秋时期齐国乐安城遗址。广饶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25年先后建立的中共延集、刘集支部分别是全省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现珍藏于县博物馆的《共产党宣言》是全国最早的中文译本,为国家一级文物。至1985年,全县有普通中学50所,有职业学校2所,有小学449所,幼儿园231所。县城建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台、电影院,各乡镇均建有文化站;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392人,县级学会7个,会员725人,全县共取得科技成果69项。广饶夏代已有盐业生产,汉代置盐官。新编《广饶县志》特设盐业编,重点记述盐业机构及制盐、存贮、运销、缉私等。广饶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所以本志也特设渔业编,记述水产养殖、海水捕捞、水产加工和渔政管理等。
新编《广饶县志》2005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