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已经指出了周有光的成就,但是说他为「拼音之父」这句话我始终是无法认同的。周有光对自己的功绩再了解不过了,真正读过他的著作的人都知道,他生前一直是拒绝这个大名的。2008年的采访,周有光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深刻的话: 我不是汉语拼音之父,我是汉语拼音之子 。这一点他是最清楚的,我十分赞同。但自从周有光离世了,便有人把他从不认同的称呼给他套上,事实上有违他生前的意愿。
再说几句周有光老先生吧,人死如灯灭,别看这两天貌似很多人都跟他很熟,过了今天,估计今后提起他的场合也不会太多了。
周先生一生真正流芳后世的贡献是参与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工作。据他所说,因为陆志韦、叶籁士都有教研任务很忙,具体工作大多是他做的。这个可以相信。周先生当时虽然岁数也不小了,但半路出家搞语言文字,跟文改委汉拼委的那些大佬级学者比起来还是新丁。就好像现在的机构里,干具体活最多的肯定不是领导。
但“汉语拼音之父”这个头衔显然是戴不到他头上的。先不说解放前的那些拼音化运动,仅就汉语拼音方案本身也是一个集体工程。汉拼委委员就有十多个。这是一个整体。如果非要比个人贡献大小,领导决策者的作用绝不会在做具体工作的人之下。文改委的领导是吴玉章,汉拼方案的拍板还是经过了毛周。当然周先生活到了最后……
除了汉拼方案以外,周先生一生的“学术”,着实不值得评价。从周老晚年的一些访谈记录看,如果不是采访者自己水平太低曲解了他的话,那么周老的学问底子和社会常识都是十分可疑的。
周先生的学术头衔是“语言文字学家”,这当然得益于他在汉拼方案上的贡献。但是,很遗憾,如果放到汉语语言学和文字学过去一百年间的学术发展中去看,周基本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当然,如果有人总结学术史的话,他会有一笔,还是在汉语拼音方案那一节里。
很多人可能没读过他的学术著作,我是读过的,如《比较文字学初探》。当然所谓“比较文字学”在国内可能算个新生事物,周老勇于开拓是很好的。但这本书读下来,基本上属于科普读物水平,说是学术著作实在勉强。
他曾经说明太祖是回族,还说是有学术共识的。好吧,不小心相信了三流地摊学者可能是一时失误,但是他是用这个事来论证明朝也应该算胡人统治(元明清都是胡,所以中国文化落后了……),这个逻辑就过于感人,不是一个小的常识错误可以掩饰。
神奇的是他有一次访谈中放了陈寅恪一炮,说陈寅恪虽然知识渊博,但是没有什么“开创性的学问”,《柳如是别传》(他说成《柳如是传》)是文学不是学术。陈寅恪堪称我国现代史学许多领域的奠基人(尤其是中世史方面),而在周老眼中,他就是个无“开创性学问”的两脚书橱……关键是,在一个轻信了明太祖是回族的人嘴中说出这话,这实在是……
周先生在学术上非常的崇拜王国维和胡适。作为旧新鼎革期承上启下半新半旧人物的王姑且不说,胡适在学术史上的位置与陈寅恪根本没有可比性。当然他思想启蒙的历史作用很突出,但这与学术贡献是两码事。
仅仅厚胡贬陈这一条,也能看出周先生除了自身的学问底子之外,眼界也不见得高明客观。
哦,对了,周老还说过中医是印度带来中国的,也不知道又是看了哪篇高论……
社会常识方面,周老曾经猛批苏联完全不要自然科学,斯大林尤甚,所以与西欧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苏联时期政治干扰学术当然是有的,也应该批,但批到如此没常识就是无脑黑了。苏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和菲尔茨奖可没少领,即使是为了发展国防也不可能不要自然科学啊。而斯大林时期正是苏联的国力和科技水平急速跃居世界前列的时候,与西欧的差距……到底是谁与谁的差距啊?
关于中国近现代当代史的那些看法就不提了,不管有没有常识,我们暂且先归为周先生的政治立场,敬而远之即可。
周老得享人瑞之寿,尤其难得的是直到晚年还能读书看报上网,侃侃而谈。他热爱新事物,积极乐观,这些都是应该学习的,说不定咱也能多活几岁。
总之,他是一个在特定领域做出过贡献的人,而且也因此会流芳后世。但无需把他拔高到大学者大学问家的层次,那真的是高级黑。而脱离了他曾经做出贡献的领域,他的眼界、知识、见解和常识,我觉得当成一个人生漫长的普通老人看待就可以了。既没必要奉为高明,也没必要辱之骂之。
千秋万代之后,周有光这个名字还会被人提起,必然也是因为汉语拼音方案,然而这正是在他全盘否定的那个人的直接决策下、在他几乎抹黑为一无是处的那个历史时期做出来的事业之一。也就是说,他的名字,永远与新中国的社会改革和建设事业无法分割了。
这,呵呵,对周老来说,也很滑稽。
活到100岁的时候,赶上公知这个行业吃香,跟了一波风。
当一个活得久的人去世,却有一堆媒体将他无脑吹捧的尽人皆知,甚至完全毫不相干的人都不停的转发朋友圈的时候,他就已经不是他自己了。他只是用自己的死,给没有阅读和思考能力的大众提供了一个展示存在感的机会而已。
现代社会,活着不难,但是活的受人认同,却真的太难了。大量的人每日混混沌沌,不知东西,只是随波逐流,即无能力挑战残酷的生活,又无意志革新脆弱的自我,所以只能将超越现实生活的神圣感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些无脑转发祈福的人与tfboys的粉丝几无半点区别,都是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个虚幻偶像符号身上,放佛我转发祈福我就与神同在,也能分享“汉语拼音之父”这个符号所带来的荣光,至于这个符号是不是名不符实的,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后现代社会,宗教为何回潮,尤其伊斯兰极端主义,就是因为他能低成本低门槛的解决人的超越感和认同感需求,给那些可以生存,但又无力生活的人一个存在的意义,自然受众广大难以根除。
所以周先生政治观点不重要,具体贡献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活的够久,名气也大,能用自己的死让出无数没能力阅读却又不想表露出来的人对于那个跌宕起伏的二十世纪产生装逼需求。这就够了,其他的一个死人还能奢望什么,毕竟生前赫赫,死后狼藉的人不止一个了。
周有光的一生我不算了解,在此说说我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拙见
《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其实挺不错的,虽然仍有诸多诟病处,但是一些拼法的设计真是巧妙。
声母中与英文发音相同的其实只有p m f t n l k s八个,但是通过各种借用,除了v外的每个字母都在方案里派上了用场,同样也没有出现英文中kcq三个字母一个发音的情况
说几个我觉得方案里设计的好的地方吧(不一定是方案首创)
精组用z c s,照组用zh ch sh,就像是英语s sh对立的扩展一样,尤其是zh这个设计,个人觉得很巧妙。
尖团合流的腭化音用j q x,在我看来,如果综合表示对立,区分发音,字母高利用率等方面看的话,jqx是最好的拼法了,如果用zcs或gkh的话发音明显不对,用zhchsh的话又显得臃肿了。
以上
那些生造“汉语拼音之父”和“启蒙老人”名头恶炒的账号,往往也会拼命攻击简体字,吹捧繁体字是文化正朔。言论无关立场,无关事实,只是伪叛逆可以卖个好价钱罢了。
图片出处:
图片出处:
已经70多万粉丝了呢:
再看这个小花生网:
转身就卖繁体字教材:
最后借网友截图纪念一下周老先生:
可能叫汉语拼音之父,会有过誉。
但他自己也从来不承认这个称呼,他多次对张森根说:“读过我书的人,决不会把那顶桂冠随便加在我头顶上”。因为他知道汉语拼音音并不是某个人的功劳。
但也不像很多网友说,那么不堪。
这世界就是这样,夸奖的话很少传播,点滴的话却如瘟疫。
单从语言学来讲,也许看到的论文,学到的知识,好像与他无关,王力、丁声树、高明凯、吕叔湘,等等看起来都比他学术成就深厚。
那就对了。
本来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人。
做语言学之前,是搞经济的金融,当过复旦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当过新华银行的管理层。
这让我感到十分羡慕,
原来做银行的也可以做的那么好。
毕竟我也是个做银行的人,我也曾经对语言学那么感兴趣。
最早让周有光有名气的,是娶了个好媳妇。
合肥张家四姐妹,在近代史特别是文学史中,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
叶圣陶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这四个姐妹在当年在家的时候就开始办自己的杂志,那时候的杂志创刊难度可比现在的公众号难多了。
周有光娶走了四姐妹中的老二。
老三的丈夫叫沈从文。
老师的丈夫是犹太人汉学家傅汉思。
后来有一次到周有光的故居,看了周有光的照片之后,我才发现,那个年代不仅是他媳妇儿光彩照人,那时候的银行从业者就比现在穿的板正。
你看看他混搭的这一身西装,一般的银行工作者可没有这样的审美,最多只会穿个套装。
他当过兴华银行纽约代表,纽约代表,也当过重庆农本局的主任,在人生的前半段,主要围绕经济和金融工作。
不过后来他转型做语言学了。
这要说起他的邻居。
在常州的青果巷,短短的几百米街条街,除了三个近代作语言和文字的人,一个自然是周有光,另一个叫瞿秋白,还有一个就是赵元任。
虽然他们是邻居,但是周有光与赵元任相识,是他在纽约国银行代表的时候。
那时候赵元任在国外研究语言学,他提出了一套汉语标音的方案,周有光自此受了启发,开始在50多岁的年纪上,开始研究语言学。
后来,在复旦大学任教经济学期间,除了本语言学的小书。
刚好赶上了汉语改革,于是就加入了拼音委员会,成为三人之一。
也许做经济学,他也能够成功,但事实证明,在语言学的道路上,他取得了更让人瞩目的成就。
你看,人生学什么都不会太晚,在于你是不是真的想学?
关于督工
说的
但是网上有据可查的最早使用“汉语拼音之父”这个名头的媒体是新华网……
所以其实就是营销号也在跟风而已(就跟杨绛先生过世的时候一样……),督工这个“往往也会”用得有点牵强……何况也不是他们“生造”的……
(补充一句……我并不是说因为“汉语拼音之父”是新华网给的就没问题了……事实上用“XX之父”这样的词通常都是用得太大了……)
当然这不是最早的在网络上仍能找到的报道:
我觉得最后这段评价就挺准确的。
我们一边说死者为大,为尊者讳,但又一边说盖棺定论,既然问题是说评价,那我就说一说:
当然我也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我想这是周老“半路出家”参与了汉语拼音方案的一个原因,他对拉丁字母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
1952年-1955年三年期间,国家推动成立了文字改革会议,讨论了好几套草案。其中一共有六种方案:四种民族形式,设计者包括吴玉章、丁西林、黎锦熙(改良注音字母)、陆志韦、郑琳曦(汉字笔画式音素字母结合为音节),一种拉丁字母形式,一种斯拉夫字母形式。到了1955年6月,正式又形成了甲乙两组方案,甲组:汉字笔画式,也就是民族形式。乙组:国际通用字母,也就是拉丁字母拼音方案。
最终,是由叶籁士、陆志韦和周有光三人起草的关于拉丁字母拼音方案的最初的草稿。从这一点来看,我觉得周老作为main contributor是没错的。《初稿》发布后,又经过接受了人民群众的建议、主要讨论了jqx、gkh的问题、以及是不是要采用斯拉夫字母(受前苏联的影响,但是从周老对前苏联的态度来看,我想他是反对采用斯拉夫字母的)。
指摘拼音方案不够好的,我尊重对此套方案存疑的观点。作为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我自己非常赞成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这两件事发展到现在都不容易。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了解了这套方案,可以说,从我们六七岁入学开始,这套拼音系统就